9月25日,旅行第6天,今天是瑞典斯德哥爾摩。
我們接觸瑞典是在渡輪SILJA號進港前的海灣。
我們接觸瑞典是在渡輪SILJA號進港前的海灣。
打開地圖看,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位於瑞典的東海岸,瀕波羅的海和梅拉倫湖入海處,市區分布在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上。因此SILJA號就像校閱一樣通過一個個的小島。
這些島都有濃密的樹林,許多小小的島的樹林裡長出可愛的的住家,階梯通往海岸的簡易碼頭,這些島主出入有船喔!有的島是人口密集的城鎮,有防波堤和港灣,停靠好多船。而且竟然有天鵝在島邊隨波蕩漾!
有一個小小島上有密集的黑黑點,放大圖片果然是鸕鶿。小小島的岩石像鋪上一層白雪,一個可能是岩石本來就白的,另一個可能是這些是堆積的鳥糞。我曾在南加州靠近聖帝牙哥的一個海灣看到一群鸕鶿在岩石上,就如同這些自由鸕鶿,自己捕魚自己吃,不像廣西陽朔的鸕鶿脖子上套一圈繩,咬到的魚要吐出來交給漁夫,牠們是奴隸鸕鶿。
有一個小小島上有密集的黑黑點,放大圖片果然是鸕鶿。小小島的岩石像鋪上一層白雪,一個可能是岩石本來就白的,另一個可能是這些是堆積的鳥糞。我曾在南加州靠近聖帝牙哥的一個海灣看到一群鸕鶿在岩石上,就如同這些自由鸕鶿,自己捕魚自己吃,不像廣西陽朔的鸕鶿脖子上套一圈繩,咬到的魚要吐出來交給漁夫,牠們是奴隸鸕鶿。
我們駛向瑞典斯德哥爾摩碼頭,另一艘紅色SILJA號正駛向赫爾辛基呢!
Ø
VASA瓦薩沉船博物館
博物館離海灣很近,外表就是一艘帆船。
大圖是博物館的西側,就像一艘帆船戰艦。 右下:VASA號模型 左上:博物館東側,右上:博物館西側。 左下,博物館西側的港灣停了好多帆船, |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在位1617-1632),和他心目中的無敵戰艦 |
1626年他不滿意原來中小型的戰船,每門砲只有12磅以下的火力,他要建一艘大戰艦,一排砲能向各個角度發射的戰船,因此當造船師開始建造一艘前所未有的120英尺的大船時,他同時找人造大砲。
船快造好了,國王要把72門24磅火力的大砲都裝上;一層甲板裝不下,國王下令再加一層甲板,這艘戰艦要成為火力最強大的戰艦。造船師的意見國王都聽不進去,船就依照國王的想法再加一層甲板了。
造好之後的35.6公尺、寬11.7公尺,船桅高52.5公尺。因為要能向各個角度發射,砲排成長弧形,船頭船尾較狹小,不能裝那麼多重型砲,所以裝了24磅的大砲48門,3磅的8門,1磅的兩門,榴彈砲6門,總共60門砲分在兩層甲板。雖然沒把國王造好的大砲都裝上,已經是當時最強大的火力的戰艦了。
要成為火力最強大的戰艦,要兩層甲板都安排大砲,還成[弓狀]排列 |
這艘船非常的華麗,紅漆為底,神話中兇猛的神、怪獸、保護神,還有國王的像都雕塑在船首,又塗上金漆,真是金碧輝煌。
1628年8月10日,下水典禮,那天風和日麗,小小的微風。船升高四張帆,國王、各國使節、老百姓都在岸邊觀看,國王的戰艦要啟航了!
華麗的船艏。右上為模型,左大圖是團友蘇小姐的三張作品,我將三張拼貼起來。 光線很暗、距離很近、目標很高大,他一定跑了三層樓才拍了比例一樣的作品。 |
船離岸不遠,砰!砰!一側發砲致敬,沒想到一陣風吹飽了帆,船轉了向,開放的砲口進了水。在眾目睽睽之下,新船才行駛1300公尺,在離岸邊120公尺的地方很快的、很快的沉了下去,沉在海平面下32公尺之下。
有人跳船游泳,有漁船迅速救人,最後仍然有30人和船一起沉沒。
這艘船就是Vasa戰艦--國王陛下的戰艦。
三百多年來有好幾次打撈作業,但是浮筒工具和潛水設備不足以擔當重任。直到20世紀1956年的打撈,用現代的設備和技術經過五年的努力,在海底沉睡333年的瓦薩號終於在1961年4月24日,浮出水面。
沉得好快,連救生艇都沒派上用場。 |
1961~1988年,21年中,瓦薩號在造船廠裡,從沖洗汙泥開始,一步步的修復重建。然後瑞典政府蓋了一個博物館,1988年搬進博物館繼續修整,1990年開幕展示這艘沉船。這就是在Vasa博物館。
博物館裡展示修復好的瓦薩號、模型、打撈的過程,模擬的船艙,打撈出的文物等等。
從一艘船,可以知道瑞典的歷史、十六十七世紀造船的技術、研究沉船的原因、了解打撈的技術,還有裝飾的文化意涵等。這是現代化的博物館,透過電腦的模擬,參觀者可以學到更多。
以下是三集影片中的第三集,報導沉船浮起和清理的過程。在YouTube輸入關鍵字VASA,就能看到許多相關的影片。這三集最精簡扼要!
專家說三百年前的打撈計畫和近代是一樣的,只是潛水和浮力無法解決 |
從一艘船,可以知道瑞典的歷史、十六十七世紀造船的技術、研究沉船的原因、了解打撈的技術,還有裝飾的文化意涵等。這是現代化的博物館,透過電腦的模擬,參觀者可以學到更多。
部分打撈出來的物品,三腳鼎、四腳鼎是否眼熟? |
瓦薩博物館的鄰居是落成於1907年的北歐博物館Nordiska
museet,雄偉華麗如同王宮城堡。
這是一所由瑞典的語言學家、民族學家Artur Hazelius創始的博物館,從建築起造到展出文物,他招募贊助會員、募款、蒐集、購買,保存了16世紀以來,斯堪地半島的生活和文化記憶,是瑞典最大的歷史博物館。1891年起瑞典政府每年有固定預算撥款給北歐博物館基金會。
北歐博物館Nordiska museet,看建築外牆磚的色彩想到塔林那不知名的古蹟 |
建築師是Isak Gustaf
Clason採取的是如同丹麥斐德烈堡的北歐文化復興藝術風格。美麗的建築!
以下這三分鐘影片可以瀏覽博物館。
以下這三分鐘影片可以瀏覽博物館。
Ø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Stockholms stadshus
從西邊入口進來,先看見大廈西邊側滿牆紅色爬牆虎,以及遠方的高塔。
繼而看見南邊綠色的草地、花園、一尊銅像高立在圓柱上,人們坐在南邊臨梅拉倫湖Mälaren的台階上欣賞著隔湖對岸一排造型各有特色的臨街古屋。花園西端一尊裸體低頭沉思的男子雕像,中間貝殼狀的噴水池,
從外表看來,紅磚色的市政廳,磚的顏色異於一般,大小和顏色是建築師訂製的。南邊的長廊,兩排雙拱,看見壯觀的18個連拱,大家哇一聲!眼睛都亮了!
導遊要我們抬頭向前看,高大的東塔的中間有一個突出的半塔,金色的雕像是聖喬治騎馬屠龍,再低下一點的陽台上有待援救的公主。我的相機拍不清楚,只好借用別人的照片。再看塔頂有不但有金頂、金球,球頂上還有三個金色的王冠。代表當時瑞典國王當時統治了瑞典、挪威和斯科納三個王國。
市政廳由建築師Ragnar
Östberg設計,於1911~1923年間興建,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艱苦時間,建造了12年!
繼而看見南邊綠色的草地、花園、一尊銅像高立在圓柱上,人們坐在南邊臨梅拉倫湖Mälaren的台階上欣賞著隔湖對岸一排造型各有特色的臨街古屋。花園西端一尊裸體低頭沉思的男子雕像,中間貝殼狀的噴水池,
左下:市政廳南面的草地庭園。 左上&右下庭園西側的雕像,右上:紀念碑上的雕像 |
從google地圖複製了一張市政廳南側的全圖。 看!有四個不一樣的塔尖。最高的是鐘塔 |
市政廳南側的連拱長廊。長廊二樓就是王子廳了! 四個不同風貌的塔 |
來自網路的照片,鐘塔有金頂、金球、三頂王冠。 |
走進天井,四周房子窗框簡單,四角四個塔,各有特色。「建築師很有趣!」心中暗想!
u
藍廳Blå hallen
藍廳不藍。建築師原想塗藍,塗成波羅地海的藍,但是當他看見裸著的紅磚那麼美,效果這麼好,就保留紅磚,但每一塊紅磚都經過敲打處理顯現特殊凹凸的美。挑高的天花板三層樓高,牆面最高處兩面大玻璃窗,天光自然流洩,這也是建築師要的波羅地海的藍。一樓四周以長拱門裝飾。管風琴的10270根音管則藏在天花板下金色柵欄裡。藍廳是一年一度諾貝爾獎頒獎後宴會廳啊!
每一年諾貝爾獎得主的餐會在藍廳舉行 |
u
議會廳Rådssalen
議會廳Rådssalen是褐紅色的莊重場所,牆面一格格的木條裝飾有中國風呢!天花板由上而下垂的一排排的細木條和橫木條,好像倒扣的船體,瑞典是航海大國,視維京人的後裔,這個意象也很符合。最高處一格格的藍色天花板則畫了星星、月亮、太陽、風,這又是建築師不忘自然的初心。
議會111位議員,當表決票數相同時,議長有決定性的一票。每一座席上都有麥克風和表決器。樓上有200個參觀席,公民預約入席旁聽觀察議會運作,沒有發言權和表決權。
議會廳出來的樓梯間是角樓的下面,仰望天花的小穹頂有111片,象徵111個議員一起合作的心意。稱作「百拱鐘樓」牆旁童話故事人物的組合式是鐘樓的一部分,會定時運轉喔!
整體色彩有中國風的議會廳。一定要仰頭欣賞天花板 |
仰望高高的鐘樓頂部111片拱, 高高牆上突出的定時演奏鐘:城堡、衛士、騎馬的國王 |
u
王子的畫廊Prinsens
galleri
王子的畫廊在四合院南邊,入口所見18個長拱門的樓上。這是一個宴會廳,長條桌擺下來,坐北側的人可以隔窗眺望梅拉倫湖的美景,坐南側的人欣賞什麼?王子尤金喜好藝術,決定畫一幅壁畫當做皇家送給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的禮物,花了五年的時間畫了這一大面45米長的牆,就是對映著往南看去的的梅拉倫湖的風光。
在這裡用餐您要選擇坐北側看湖岸風光?還是坐南側欣賞畫中風光?我選擇賞畫!
白色的王子廳,藍色的廊柱如同畫框。怎麼稱呼這樣的藍? |
u
金廳Gyllene
salen
金廳在四合院的西側,從藍廳走著大理石樓梯而上。也是諾貝爾獎得主餐會後的舞會廳。
這個44米長的金廳,名符其實的金碧輝煌。當年建築師想要貼上琥珀,造成尊貴且閃閃發光的效果;波羅地海區域產琥珀,要貼這麼多琥珀卻無法達成,但是貼上金箔卻又價格低效果高。磁磚在德國燒製。
這張金廳 的照片來自市政廳官網 |
金廳兩端的大壁畫。照相機無法攝入眼睛看到的金碧輝煌 |
梅拉倫女神創造了斯德哥爾摩,市政廳在女神的懷裡, |
右下建築師Ragnar Östberg,左下雕塑家Gustaf Sandberg |
Ø 斯德哥爾摩皇宮kungliga slotted
王宮東面,照片來自網路 東面從四合院主體伸出兩翼,中間有一個「文」的階梯,階梯最下緣靠著雙線道馬路,然後就是停船的碼頭。東立面是王后的立面,中間以白石為底三個高拱門在中間,左右各三個高拱窗。王宮花園在東北翼和東北翼之間。看著現今的遊艇就靠著路邊,我猜想古時候王宮的碼頭是不是也在這裡? |
王宮南面 有廣場,豎立著方尖碑和,王宮南立面代表民族,六根高大的半圓複合式巨柱,第一層和第二層的幾個大壁龕裡的雕像說著不同的故事。我最喜歡這個立面,簡潔中仰望崇敬的感覺。這一側有國家大廳(Rikssalen)和王宮教堂。 |
王宮西面 西面廣場以雙弧廊護著,這裡是國王接待外賓時校閱、鳴禮砲的廣場。西立面是國王的立面,是四個立面中最複雜的,最底層粗石砌羅馬多立刻壁柱雄壯威武,中層兩窗之間都有一個女神浮雕,上層又是柯林斯壁柱,三層不同風格,雄壯、溫柔、紀律,這是我的詮釋。 |
從google地圖王宮內院廣場環視
Ø 方尖碑Obelisk
at Slottsbacken
斯德哥爾摩大教堂前,皇宮旁邊一座高22米的花崗岩方尖碑為(包括基座 5米),豎立於1800年,是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感謝人民在1788~90年對俄海戰期間頑強守城的敬意,有人稱勝俄紀念碑。這座方尖碑和埃及的方尖碑不同,埃及的方尖碑是一整塊石頭切出來的。而瑞典的方尖碑是切割成巨石疊起來的,工程比較困難。
Ø 騎馬的雕塑
斯德哥爾摩大教堂是斯德哥爾摩主教的轄地,就在皇宮西端的南邊,它建於13世紀,18世紀重修。是皇家喜事的教堂,婚禮、受洗、加冕等,教堂的鐘塔在西端入口,東端的入口前有一個塑像是。博物館是皇家教堂,裡面金碧輝煌,除了南北兩側有掛著兩頂大皇冠之外,最特別是是有聖喬治屠龍的雕塑。還記得斯德哥爾摩市政廳也有金色的聖喬治屠龍的雕塑嗎?
聖喬治屠龍,在瑞典有特別的意義,惡龍指的是丹麥。公元1397年,挪威、丹麥、瑞典三國共擁一主,但各國仍維持國家的身分,史稱卡爾馬聯合。不過丹麥國王很快的控制三個國家。瑞典人極力抗拒丹麥的企圖吞併,瑞典多次獲得獨立,但隨即又被丹麥征服。1523年7月,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一世攻陷斯德哥爾摩,瑞典獲得獨立。在瑞典獨立後,丹麥曾兩次嘗試重新控制瑞典,第一次為1563年至1570年期間北方七年戰爭,第二次為1611年–1613年卡爾馬戰爭。兩次戰爭沒能讓丹麥重新統治瑞典,但瑞典被迫為戰事賠款[4]。1643、1657了國又有征戰。瑞典視鄰國丹麥是威脅的惡龍。
你可以連結環視斯德哥爾摩大教堂內部。
左:教堂西面入口,右:教堂東面,在王宮南廣場 |
斯德哥爾摩大教堂 |
你可以連結環視斯德哥爾摩大教堂內部。
Ø 諾貝爾博物館 Nobelmuseet
Ø 飲馬池
Ø 鏤空的尖塔
在老城廣場往巷弄空隙往西看,就像站在王宮南側廣場往西看,總會看到一個鏤空的綠尖塔。那是辦理皇家喪事的教堂,斯德哥爾摩最古老的建築,13世紀後期建造的騎士島教堂(Riddarholmskyrkan),許多君主都埋在這裡。
禮舉行時,教堂鐘聲將會從12:00到13:00不斷響起。這座教堂的尖塔是鐵柱鏤空的非常的醒目。教堂還有特別之處,這棟磚造建築除了一般長方體的教堂西邊有高塔鐘樓,東邊有小尖塔外,南北兩翼不對稱的建了好幾個突出的建築,還各有不同的屋頂和塔尖呢!當連結看到教堂外表全貌,真是讚嘆不已!
您可以連結瀏覽內部實景
美麗的鏤空鐘塔,騎士島教堂,皇家辦喪事的教堂 |
您可以連結瀏覽內部實景
在廣場也見這綠色尖塔,根據位置在google的圖一查,在3D一看,對照物無誤,這是德國教堂(瑞典語:Tyska kyrkan,德語:Deutsche Kirche)。德國教堂在斯德哥爾摩卻屬於的天主教的德國教區所管轄。教堂的哥德式的磚尖頂和銅製的尖頂,高度是96米,是老城區最高的建築物。無怪乎走走去都看得到。資料上說塔頂的裝置有精心製作的鐘琴,目前每天演奏四次,上午八點和下午四點驗奏為『感謝我們所有的神』,中午十二點和晚上八點的則演奏『讚美主』。可惜我們沒聽見。
Ø 古斯塔夫·阿道夫廣場(瑞典語:Gustav Adolfs torg)
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市中心,得名於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古斯塔夫·阿道夫的騎馬雕像,由法國雕塑家Pierre l'Archevêque立於1796年。
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市中心,得名於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古斯塔夫·阿道夫的騎馬雕像,由法國雕塑家Pierre l'Archevêque立於1796年。
廣場上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騎馬雕塑 |
斯德哥爾摩的公共廁所 |
瓦薩沈船博物館、市政廳、王宮周圍都在梅拉輪湖畔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