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江南水鄉,大家會以蘇州的周庄為代表,今天拜訪『朱家角』,覺得更勝一籌!
清晨六點出校門,卻目送青安線公交車呼嘯而去,15分鐘後來了一班,服務員是上次指揮年輕人讓座的那位,他喊我:『阿姨,站到前面,他們待會兒就下車了!』阿姨是尊稱,老師傅、小姑娘是對男性長者和年輕女性的尊稱。這班車開得慢慢的,在薄霧中散步,司機 先生希望多一點人上車。
學校到青埔車資4元。到了青埔站,到朱家角的班車在哪兒呢?問了在兩班都不是,旁邊的摩托車大哥說:『這兒有直達車!朱家角15元!』是啊,若是等一下公共汽車也開得像青埔線一樣慢,到了朱家角就要陷在人潮裡,再說安亭到學校摩托車快遞也要10元,朱家角應該是比較遠的,所以我就搭摩托車去朱家角囉。上了車就開始擔心,不是安全問題,是感冒問題,我急忙將拉上背心拉鍊,師傅說:『摩托車很拉風的!』一語雙關喔!
摩托車師傅說:『我只來過朱家角門口,還沒有進去過,可以問問別人怎麼走!』我向這位安徽老鄉致謝。七點多,售票亭、遊客諮詢中心,都還沒有開張,牆上的大地圖是最好的指引!
售票亭的外圍是商場、停車場,對面是民宅公寓,商場和公寓是高白牆上裝飾著黑瓦,每棟之間有防火作用的馬頭牆,門楣上還有飛挑的檐角,有徽式建築的味道!上海為什麼採徽式建築的住宅呢?
朱家角不是安亭的老街,安亭老街是新建造的仿古建築商圈。朱家角是具有生活功能的古城。
| | |
七點多的朱家角,剛剛醒來,拎著早餐的長者,牆角邊刷牙的婆婆,巷道中正在偎火的煤球爐,橫跨巷子衣服還滴著水的曬衣竿,丁鈴沿途叫賣的醬瓜小車。店鋪都還用木門板關著的,幾家門前冒著煙,發出粽葉的香味的鍋子,走近一看發現賣的都是由粽葉側面裹著的一吋立方的豬肉,在鍋裡泛著油光,一個二元。這樣的店家三五步一個,除了迷你的東坡肉,每家櫃子裡整齊的陳列著數十個帶骨的豬蹄膀,用大粽葉和麻繩五花大綁著;櫃子還有一盆盆帶辣椒的、不帶辣椒的,黃的、綠的筍豆。想到由熬煮這麼多蹄膀的肉汁所煮出來的筍豆當地稱為熏青豆,口水都流了出來!
| | |
冒煙的還有阿婆粽子。看著「阿婆」兩個字,心想兩岸何其相似,台北九份有阿婆芋圓,淡水有阿婆鐵彈。這兒每家阿婆粽子都標榜接受過媒體採訪,阿婆的玉照是最佳的保證。不同的阿婆都有相同泛著銀絲的秀髮和開朗慈祥的笑容。門前籮筐裡醬油炒過褐色的米,指頭長的肉條,切成兩半的蛋黃,正在埋頭努力包雜的婦人,讓我們相信粽葉裡的都是真材實料。肉粽、豆沙粽一元,蛋黃肉粽2元。我買了一個豆沙粽當早餐。粽身緊實豆沙多,甜而不膩,在古老的巷子裡,邊走邊吃,這是早起逛街的好處!。
屋子濱河而建,有的後院臨著河水,有的巷道正面是人行道,人行道和河平行。不同的橋連接兩岸。
最寬、最長的是放生橋。這座是橫跨漕溪,長72米 ,高7.4米 ,宽5米 ,橋護欄石邊高30公分 的五孔石桥是嘉庆十七年(1812年)重建的,將近200年的歷史。最早於明朝隆慶五年(1571年)由慈門寺募款修建的,橋在清乾隆末年倾倒。這座號稱『滬上第一橋』的優美橋形,經由不同的畫家和攝影家傳誦著。橋上有三棵由石縫裡長出來的榕樹成為人們拍照的景點,一個媽媽竟然讓五歲小童站在橋護欄石上上抓著樹身拍照,看著橋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實在擔心輕輕一碰撞,小寶就掉下水裡去呢!這兒的人拍照是很本位的。有位太太說:『讓開,我要坐這裡,背後的當房子背景!』坐在橋護欄上等人的老先生一句話也沒說就讓開了。有位先生攔著路不給過,他的太太正為兒子拍照。我對一個為媽媽拍照的中學生模樣少女說:『我幫你們母女和拍一張吧!』他白我一眼!一個人獨行入鏡的是景色!
護欄是兩根原木的是已經有五百年的歷史的「平安橋」。這一段河面不寬,花崗岩石條的橋面走起來會咭咯咭咯的響,護欄的兩根原木已經給撫摸得很光滑了,但是木頭並不筆直,節目清楚。平安橋又稱戚家橋,相傳明朝戚漆光行軍路過時建造。難道真的是為了打仗趕工才造得這麼不平整嗎?橋面不寬,兩人並肩有點擠,行軍的部隊若背著背包帶著武器應該建得寬些。
「惠民橋」是有屋頂的木造廊橋,黑瓦紅欄,不知道到對岸是住家還是巷弄,才關上相機,一位撐傘穿著柳綠袍旗袍的婦女走過橋隱身到紅褐木牆之後,看呆的我,竟然忘了開機按下快門,這樣驚鴻一瞥的畫面到底是真的還是出於我的想像?
最陡的橋是津禅院前泰安桥,也稱何家桥,這座單孔拱形石橋建於明萬曆十二年,有四百二十三年的歷史。當人們想到江南水鄉、中國式圓拱橋,這做橋就是典型的的範本!
河道四通八達,圓津禪院土黃色的高牆外是曹港河和珠溪交會的十字路口,從這兒拍放生橋可以看到五個橋孔和優美的虹形。 斜對面的掛著兩對長串燈籠、有石階碼頭的兩層樓豪宅,在明清時期幢帆鼎盛的年代,該是人聲鼎沸的飯店吧!如果鏡頭遠方靠近橋頭的幾棟黑瓦白牆高高低低錯落著的小屋是輕巧的跳躍音符,這棟紅柱黑瓦的大屋像是沈重的大鼓。這座大宅的正對面,鏡頭右方也是一座修葺整齊懸掛燈籠的飯店,看起來畫面十分對稱!
圓津禪院對面的一排老宅正在翻修,裝載機械或裝載砂石的工作船和來往的小遊艇相較之下像個硬漢。
信步走著走著,顯然這兒不是觀光必經之路,濱河的後窗凌亂,窗欄油漆斑剝,是寧靜的尋常百姓之家。三叉河口的小涼亭、一艘陳舊的無人小艇,還有水波不亂清晰的倒影,要不是電線桿和冷氣機,會以為走入時光隧道!
| | |
來得早,不用買門票;來得早,城隍廟、大清郵局、上海遠古博物館、絲繡館都還沒有開門售票給人參觀。
翰林匾額館博物館是兩間相鄰的臨河老宅。供參觀的只有兩間樓下的房間,樓上顯然還有作品,但是樓梯口的帥哥攔著呢,樓上是茶館,遊客止步,飲茶者憑門票可抵四元茶資。一般匾額是陽刻的,我見到陰刻的。從脫漆的木板上也看出原來大尺寸的匾額是幾塊木板拼起來的。有塊匾額上題了好長的跋,中華民國的落款,讓這個國號留下見證。
| | |
| | |
觀光小店林立,珍珠、蠶絲被50(一斤元)、絲巾、木雕的桌上古玩小座、還有賣刀賣槍的小玩具店。這樣的玩具店賣的東西和阿里山日月潭賣的幾乎一樣:絲巾、牡丹花浴袍、民俗十二生肖布製掛飾從關外瀋陽到江南西湖賣的都相同,『特產店』業一定要覺醒,自己規範,絕對要每一故地方有每一個地方的特色才行,絕對不要抄襲,也不要批發別地的特產來此地賣。
| | |
在日月潭賣的接吻小豬,啄米小雞、萬花桶、木刀、彈弓還有日本風的卡通玩偶 | | |
扇子是名產,有一把扇柄是竹節,顯然是佳作,但是打開後扇面的圖畫不敢恭維。這兒的扇面都是絲織品,不像台灣的紙製品。一把好扇子要欣賞扇柄和扇骨的劈工、磨工、雕工、漆工還有扇面的裱糊工,更重要的是扇面的圖畫和詩文。材料好,施作不求品質不但浪費了材料還污染了眼睛,當然賣不到好價錢!
刺繡品要欣賞繡工和圖案。
一家小鋪門口,小姑娘在印刷好圖案的絲布繡著,原來圖案是印刷好的啊,絲線只是『繡』的幌子。一家掛著『工作坊』招牌的中年婦女說:『繡工不同的,你看那種便宜的小畫,一條線拉得一吋半長才刺一下,線和線之間距離也很稀疏;我這是質量高的,相同的距離穿刺好多下,同樣是灰黑色的瓦換了好種層次的絲線,針腳細密。圖案相同,工法不同,價錢不同!』既然繡工好,畫面的圖案怎麼來的?他的回答是:『老闆說哪種賣得好,就提供畫稿給我們繡。』以前的畫稿要描在絲絹上,現在是現成印在絲絹上。家家都有相同角度的泰安橋,都有梵谷的星空,都有的金魚和小貓。選擇畫稿,才是不流俗的投資吧!
到底朱家角老街有幾座橋呢?
河道縱橫,有的街道的房子前後都臨河,有的一面臨河,有的兩面都不臨河,臨河的後院,一向『很自然』,堆放著雜物和晾衣的竹竿,只有餐館把臨河的這面當作景點。不臨河的房子日常生活也少不了水,所以連棟房子每隔幾家就有個狹窄的『穿堂』,讓不臨河的鄉親也可以到河邊清洗物品。河邊有洗杓子的,這麼長柄杓子是撈糞坑用的嗎?有洗拖把的,洗衣服的。
這一家臨河的後院很大,,近十個人手忙著切和包,這是某家粽子店的後院吧!一籮筐材料用完了,就到河裡洗洗容器吧!就這兒,穿著灰藍色斜襟單衣白髮蒼蒼的阿婆婆,蹲在台階上漂洗一塊紅布,無視於身旁划過的小舟,無視於耳際高人行道上人絡繹不絕的遊客,阿婆就是洗著他的紅布,時光就停格了!
維護一條觀光的河流要許多人力,亦早就看見三種清潔船。單人撐篙的男士,兩位女士合作的小艇,這是在支流服務的清潔船,看見撈起的塑膠袋果皮紙張飲料樂利包,就知道隨手扔的國民是見怪不怪!源禪禪寺黃色圍牆的頭碼頭。兩位壯漢在曹溪開著汽艇撈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