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第13天。這天遊覽三個城市的古城區:彼得哥什Bydgoszcz、托倫、華沙。這篇是華沙老城區
托倫到華沙要三小時的車程 |
我們在華沙老城區的觀光路線是沿著克拉科夫郊區街Krakowskie Przedmieście往北走。從地圖底端的哥白尼雕像開始。
|
Ø 波蘭科學院與哥白尼雕像 (Polska Akademia Nauk & Pomnik Mikołaja Kopernika)
國家科學院 是波蘭開發、推廣、集成、傳播科學及和促進教育和民族文化發展的機構。成立於1951年。
這棟建築原是斯塔西茨宮Pałac Staszica,始建於1620年。在俄羅斯統治華沙期間,改建為拜占庭風格的建築。1918年波蘭恢復獨立之後,斯塔西茨宮在1924年至1926年期間進行改建,恢復了之前的新古典主義外觀。1820至1823年就已經是科學之友皇家學會所在地。
宮前有個基座很大,很高大的哥白尼雕像,這是Stanisława Staszica 建議在斯塔西茨宮前設立的,1830年揭幕。
|
Ø 聖十字教堂 (kościół Św Krzyża)
大街西邊是聖十字教堂 (kościół Św Krzyża),見證波蘭的歷史。最聞名於世是波蘭愛國音樂家蕭邦的心臟1880年存於教堂左邊第二根廊柱中,另一位也將心臟存於教堂的是192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瓦迪斯瓦夫·雷蒙特。
最早見於史冊是1510年,是個小教堂。1682年至1792年歷時110年的建設教堂呈現目前巴洛克式風格。之後教堂經過幾次大修,1898年12月基督背著十字架雕像站在教堂前揭幕。
1939年德軍入侵教堂立刻受損,更嚴重的是1944德軍敗像已露,搬走五卡車能能掠奪的,還縱火、敲毀搬不走的;九月背著十字架的耶穌也因爆炸支離破碎倒在人行道上。1945一月鐘塔也的被敲下運走。三月民眾在在路邊德軍廢棄的車子裡發現了鐘、哥白尼塑像、背十字架的耶穌,帶回華沙重整修復, 7月19日的基督雕像在教堂前再次站起來!1945開始復建,1980年9月21日落成。讀著官方網站的資料,可以看到教堂的自豪和悲憤。您連結上網可以看到教堂內部的景象喔!
教堂前的街道有蕭邦椅,按鈕一按,即可欣賞美妙的鋼琴演奏曲!
波蘭籍的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曾於1987年6月13日晚在這個教堂約見了1500代表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鼓舞波蘭人,我們充滿熱情工作-工作得以復活。
Ø 華沙大學Uniwersytet Warszawski
華沙大學Uniwersytet Warszawski是俄國沙皇 亞歷山大一世於1816年11月19日創立的,原名「華沙皇家大學」。是波蘭第二古老的大學,僅次於成立於1364年的克拉考夫的亞捷隆大學。目前有21個學院系,在全國大學排名中名列前三。
華沙大學也培養出三位波蘭共和國的總統、六位總理,蕭邦亦曾在此就學。
在大街上新巴洛克風格的校門非常的顯眼!門楣上頭雕著象徵波蘭的黃金老鷹和代表最初創校時的五個系的五顆星法律,醫學,哲學,神學與科學和美術院系,如今醫學院和神學院已經移出在其他大學。 |
Ø 華沙美術學院
。
華沙大學對面是華沙美術學院Akademia Sztuk Pięknych w Warszawie,大門上有兩隻雄鷹。導遊說音樂大師蕭邦年輕時曾住在裡面 |
我迅速跑進院子繞一圈,看見一尊騎馬的青銅雕像立在粉紅色的建築前面。這是1475年設立在義大利威尼斯的巴托洛梅奧科萊奧尼雕像的副本。原來這座騎馬雕像是1913年在波蘭zczecinie國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二戰時遭切割破換,戰後重組後考慮應該放在哪裡。1948年7月決定放在華沙美術學院的校園裡,讓學生向文藝復興時期大師安德烈.韋羅基奧Andrei del Verrocchio (1481–88)學習。
雕像背後粉紅色的建築是克帕普斯基宮Pałacu Czapskich,是華沙美術學院的校舍。建於1712年的巴洛克風格建築。下圖取自網路
十八世紀末,此屋是起草憲法之處、十九世紀是華沙的文化生活的中心之一、1827-1830年蕭邦(1810~1849)曾經住左側附屬建築的二樓。二十世紀初1911年是美國領事館。克帕普斯基宮是華沙的歷史建築。
1939年建築內部毀於戰火,1944鄰街的建築也被破壞。戰後重建努力恢復18世紀的外觀。1962年成為美術學院的校舍。
|
我很高興脫離隊伍跑進布滿落葉軟軟的草地看見騎馬雕像、現代的雕刻作品、粉紅色的歷史王宮,我腳踩的地方應該曾是十八世紀美麗的花園。Ya!
Ø 華沙大學的博物館Muzeum Uniwersytetu Warszawskiego
回到主幹道右側,沿華沙大學校門再往北走,紅瓦屋頂,橫排大石牆的一排建築,中間有四個大力士扛起一座陽台,這是華沙大學的博物館Muzeum Uniwersytetu Warszawskiego,原來的蒂什基維奇宮Pałac Tyszkiewiczów,被公認為華沙最美麗的新古典主義建築。,附圖上右和下列截自網路
蒂什基維奇宮Pałac Tyszkiewiczów,這棟豪宅是立陶宛大公國的元帥Ludwik Tyszkiewicza命令建造的。從1785年開始建設,設計師是英國皇家建築師Jana Chrystiana Kamsetzera,還動員了許多雕刻家、畫家。我們看見的建築臨街而建,四個勇士扛著陽台的雕塑是皇家雕塑家安德魯·勒布倫Andrzeja Le Bruna oraz和他的助手Giacomo Contieriego.的作品。1821年至1822年在北面旁邊立面創造了一個新文藝復興風格的大門和附屬建築由Fryderyka Alberta Lessela設計。在隨後的宮殿建築工作二十年後進行內部翻新,這些作品從監督意大利著名建築師華沙馬可尼亨里克。所以豪華無比。
此建築在第二次大戰開戰時沒有受損,但1944年全毀。1948年至1956年進行的重建,宮殿的修復後成為了大學校園的一部分。現在是華沙大學博物館、音樂學研究所、波蘭語語言文化學院中心、東南歐古代的研究。
|
哈!華沙大學的學生是在皇宮中上課、研究的。
Ø 聖母訪親教堂Kościół Wizytek w Warszawie聖母升天教堂Zakon Nawiedzenia Najświętszej Maryi Panny/ kościół wizytek
巴洛克後期風格的教堂。最早建於1664,1695年被燒毀, 1728重建後外表立面是目前的樣式,後來屋頂倒榻再修建,內部裝飾也重新整理。1765年以來很少變動。資料上說立面之後有個半圓頂的主建築。
1815年,教會開始充當教會大學,後來接管了安娜教堂Kościół św. Anny w Warszawie 。1825年至1826年,還在華沙中學就讀的蕭邦曾在這教堂演奏管風琴。這教堂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少數沒給破壞的教堂。居禮夫人也曾回到這個學校授課(尚未查證)
教堂廣場的南面建築是上一則報導的華沙大學博物館Pałac Tyszkiewiczów的北面入口。
廣場的北面一座黑色的雕塑,您一定知道是誰,也會明白上右圖的人為什麼相機都朝著左方了!這是教宗聖保祿二世! |
以下這段影片介紹了教堂內部:
Ø 總統府Pałac Prezydencki
一個歷史悠久的宮殿。最早建築於1643年,稱做「科涅茨波爾斯基宮」(Pałac Koniecpolskich) 經過多次損毀和重建,1856年起是目前所見古典的一個四層樓的主體和兩個兩層側翼;1921年臨街門口新增兩個兩個石獅子是Camilio Laudiniegio的作品。
1818年開始,此處成為一座政府建築。在波蘭會議王國(俄屬波蘭)時期,這裡是俄羅斯的總督府。一戰結束波蘭恢復獨立之後,這裡成為波蘭政府的辦公場所。二戰期間,這裡被德國佔領,並在華沙起義失敗後的摧毀行動中得以倖存。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這裡再次成為波蘭政府的辦公地點。1994年7月起,這裡成為波蘭總統的官邸及辦公處所。
|
1965年在廣場上設置被納粹摧毀的約瑟夫王子波尼亞托夫斯基的雕像複製品。。
約瑟夫王子波尼亞托夫斯基Pomnik księcia Józefa Poniatowskiego (1763-1813),1789年起服務軍職,戰功彪炳。是將軍、戰爭部長、還被賜予帝國元帥頭銜。當波蘭被瓜分時是俄國亞歷山大一世和法國拿破崙都爭取的前朝將領。他選擇法國拿破崙這邊。他總是身先士卒,並運用戰略計謀以寡敵眾,在參加攻打莫斯科的戰役中,都能在自己負責戰線獲得勝利,最後還掩護法軍的撤退。1813年在在德國萊比錫戰役戰役和死亡。在波蘭人心目中是民族英雄!
Ø
修院教堂Kościół seminaryjny w Warszawie (pokarmelicki)聖母瑪利亞和聖母升天教堂Kościół Wniebowzięcia Najświętszej Maryi Panny i św.
Józefa Oblubieńca w Warszawi
這座有綠色圓球頂的教堂就在總統府北翼的北面。有一個古典的立面,是波蘭第一塊古典主義風格的石頭門面,落成於1779年。門面頂部綠色的圓球上一條蜷伏的綠蛇,被金盃壓著,象徵擊敗蛇/邪惡。
而教堂是1661年至1681年間建成的巴洛克風格的建築。整座教堂除了門面之外裝潢等等全都是巴洛克風格,可見其華麗!這教堂是少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沒給破壞的教堂。所以現在主祭壇仍然是18世紀的原貌。
右下圖取自網頁。看出教堂很長、很高。 |
Ø 密茨凱維奇廣場skwer Adama Mickiewicza &密茨凱維奇紀念碑Adam Mickiewicz Monument
大學畢業後寫成他最早的浪漫主義抒情詩《青春頌》(1820年),號召青年們起來推翻舊世界,建立新生活。這首以“自由的曙光,我向你致敬!救星的太陽正跟著你上升!”為結尾的詩,立即在進步的波蘭青年當中廣泛流傳,而且在1830年華沙起義時發生過很大的影響。
密茨凱維奇一生經歷了逮捕、監禁、放逐、流亡,最後客死異鄉。他的生活和創作中始終貫穿著一個理想,就是爭取祖國的解放。1832年的作品《先人祭》第三部、1832-1834的敘事長詩《塔杜施先生》更是控訴波蘭遭受俄羅斯沙皇的殘暴血腥統治。他說我打算寫出我們祖國遭受迫害和磨難的全部歷史。
|
新古典主義的紀念碑,由義大利雕刻家Cyprian Godebski設計,揭幕於1898年12月24日詩人誕生100週年的慶典。當時沙皇當局擔心銅像的揭幕可能變成愛國表現,所以禁止所有的遊行和演講。 因此,紀念碑揭幕式在12000人前面沉默的進行。
在1944年華沙起義失敗後,銅像被納粹德國蓄意破壞 。 被拆毀的紀念碑的剩餘部分最終被運到德國。 戰爭結束後,波蘭士兵發現了頭部,並在漢堡發現雕像的幾個部分 。 雕塑家簡Szczepkowski生產的原雕像的拷貝。 [1]圍繞碑周圍也被恢復。 它於1950年1月28日再次揭開。紀念碑的最後部分在20世紀80年代返回波蘭。
所以我們又看到一尊民族英雄紀念碑!
Ø 聖母瑪利亞在華沙的雕像Figura Matki Boskiej Pasawskiej。
聖母抱著聖子的雕塑,姿態好像另一幅世界名畫盧卡斯Lucasa Cranacha St在奧地利Innsbruck的油畫<聖母神奇的神像>Cudowny obraz Matki Boskiej。
雕像始建於1683年是華沙第二古老的雕像。頭上的金冠是十九世界三十年代加上的。1944年華沙起義事件沒有受損。
|
Ø 農業大學中央圖書館Centralna Biblioteka Rolnicza im
在白色長連拱大樓前,歌聲洋溢、攤販林立,人群擁擠,這是農業大學中央圖書館。1890-1891年間,居禮夫人在飛行大學就讀和授課,同時開始工農業博物館化學實驗室,接受科學研究訓練,這個實驗室由波蘭化學家約瑟夫·博古斯基負責打理,他曾在聖彼得堡給俄國化學家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做助手,居里夫人在這裡奠定了科學研究的基礎。 |
Ø 聖學術教堂..ANNY Kościół
Akademicki św. Anny
聖安妮學術教堂,教堂有響亮的鐘聲。
二次大戰1944年燒毀了屋頂,牆壁和鐘樓倖免於難,重新裝修於1946至1962。
|
Ø 皇家城堡:國家博物館
皇家城堡Zamek
Królewski w Warszawie,巍巍的紅磚建築,起造於1598年,落成於1619年,1944年被毀,戰後重建。
在歷史上,皇家城堡曾一再受到瑞典、布蘭登堡、德國、俄國軍隊的破壞和掠奪[1]。
Ø 西吉斯蒙德圓柱Kolumna Zygmunta
從地圖看出來,皇家城堡有天險,建在臨河的高地上,易於防守! 年的五三憲法,歐洲的第一部現代國家憲法的編纂,以及世界上第二古老的國家憲法,由下議院在此起草[2]。 在19世紀,1830年11月起義失敗後,皇家城堡被沙皇用作一個行政中心。 從1926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座宮殿用作波蘭總統伊格納齊·莫希齊茨基的總統府。 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破壞後,皇家城堡又被重建起來。目前,皇家城堡被列為國家歷史古蹟,開闢為國家博物館。 |
西吉斯蒙德圓柱興建於1643年到1644年,由齊格蒙特三世的兒子瓦迪斯瓦夫四世下令建造。設計者是義大利出生的建築師Constantino Tencalla和雕塑家Clemente Molli[1][2]。西吉斯蒙德圓柱模仿了羅馬聖母大殿前的義大利圓柱(1614年,卡羅馬德爾諾設計),以及羅馬的佛卡斯圓柱[1](瓦迪斯瓦夫四世1625年訪問羅馬)。 |
所以,請算一算,石柱更換了幾次?
John's
Tenment興建於1660年,2層樓,4個軸線的建築。重建於1750年[10]該建築裝飾以洛可可風格的壁柱、雕塑。我們在這裡上廁所。
Ø聖約翰洗者聖殿總主教座堂 (華沙)Bazylika Archikatedralna w Warszawie p.w. Męczeństwa św. Jana Chrzciciela
Ø 華沙大主教管區博物館muzeum archidiecezji warszawskiej
Ø 老城市集廣場(Rynek
Starego Miasta
站在台階上拍照遠眺東方圓形的現代建築,華沙國家體育場Stadion Narodowy,一座頂棚可伸縮的足球場直徑約295米的圓形建築,可容納58,500個座位,落成於2011年。
廣場上人來人往,最吸引人的是玩泡泡的小攤,用繩子串起不規則的繩圈,搖出的泡泡大大小小,孩子開心極了。
|
Ø聖約翰洗者聖殿總主教座堂 (華沙)Bazylika Archikatedralna w Warszawie p.w. Męczeństwa św. Jana Chrzciciela
從城堡廣場通往美人魚廣場,我們走在狹窄的巷子裡,仰頭看見一個山形梯狀山牆,平視看見黑褐的磚牆的教堂,而緊鄰著是一個粉紅牆面的教堂建築。回家查地圖,才知道是聖約翰洗者聖殿總主教座堂 (華沙)Bazylika Archikatedralna w Warszawie p.w. Męczeństwa św. Jana Chrzciciela。教堂始建於14世紀,在歷史上曾經多次重建。在華沙起義時,教堂被德軍摧毀。戰後教堂按14世紀時外觀重建。已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國家重要慶典的教堂,有國王的加冕、喪禮,有就元首的就職、貴族的婚禮等都在這裡舉行。 |
Ø 華沙大主教管區博物館muzeum archidiecezji warszawskiej
通往美人魚廣場彎曲狹窄的巷子裡,一棟粉紅色、白色羅馬柱的教堂,緊鄰著上一則介紹的黑褐牆面的教堂。 一眼就被入口玻璃門裡面溫暖的黃光和聖母的畫像給吸引了,定神一瞧,更吸引人的是門上黑色的金屬浮雕。先不談浮雕身軀的生動,而是擺放的組合就不像傳統的教堂啊!回家根據地圖一查是muzeum archidiecezji warszawskiemuzeum archidiecezji warszawskiej翻譯是華沙大主教管區博物館。 從地圖上看這是一個有院子的建築,而且有一座綠頂的鐘塔。根據我在美人魚廣場拍攝的角度,我想,那下右圖的鐘塔應該是這個博物館的。這粉紅色粉紅得好柔美! 維基百科上寫這是耶穌教堂修建於1609年至1626年期間。二戰期間,在華沙起義時教堂被德軍摧毀。1950年至1973年期間教堂重建。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開始,1939年波蘭戰役期間,德國空軍有目的地瞄準了華沙住宅區和歷史地標,老城區大部分被摧毀。
1944年波蘭聯合俄國抵抗納粹德國史稱華沙起義,被鎮壓後,老城集市廣場被德國軍隊有系統地摧毀「讓華沙在地圖上消失」。
美人魚雕塑旁,這位衣著整齊,面容和善恬淡的先生,站在攤子前,音樂就在他手搖的當兒流洩出來,行人佇足欣賞。這樣的音樂和彈奏音樂的方式激發思古的幽情!
1944年波蘭聯合俄國抵抗納粹德國史稱華沙起義,被鎮壓後,老城集市廣場被德國軍隊有系統地摧毀「讓華沙在地圖上消失」。
說起婚紗,我就在廣場旁的巷子看見一組拍婚紗的新人。 這條巷子是斜坡,順著斜坡走下去就到了維斯瓦河。 巷子頭一個店面,石拱門楣上的壁飾真是獨樹一格啊! |
Ø 華沙美人魚 (Warsaw Mermaid)
廣場中央的『華沙美人魚 (Warsaw Mermaid)』雕像,是華沙的精神標誌,也是華沙的市徽,雕像高達2.5公尺,上半身為女子模樣,下半身是魚尾,源自波蘭的古老傳說,右手舉劍左手執盾,與哥本哈根淒美的美人魚不一樣。
華沙的美人魚不是哥本哈根屈膝坐著的哀傷女孩,是昂首挺胸右手揮刀左手持盾,面容俊美堅毅、肌肉結實的英勇女子,華沙美人魚明顯的有腿,到末端才連結成尾鰭。雕像創作1855年,作者是華沙的雕塑家康斯坦提黑格爾。
華沙維斯杜拉河畔還有一尊更大的美人魚也是揮刀拿盾,那是1937年完成女雕塑家盧德維卡 • 尼特斯霍娃(Ludwika Nitschowa)的作品。但是我覺得論姿態昂首的老作品比平視的新作品更具張力。可以連結網站欣賞。
華沙美人魚有一個英勇的傳說。以前維斯瓦河畔有個女孩,敵人來侵時不願受辱,投入滾滾的河水中,化作一條金鯉魚。後來又有外國侵略者來,女孩帶領河中的魚化身為人,一手拿刀一手持劍,和侵略者奮勇搏鬥,最後趕走了侵略者,美人魚也犧牲了。
美人魚是守護華沙,英勇的波蘭民族魂的象徵。
1939年第二次是世界大戰爆發納歲德國入侵。華沙市民把銅像掩埋,精心保護起來,大戰結束,才將他重新豎立在廣場。 |
華沙美人魚是很多藝術家創作的題材,網路連結可以看到很多作品。
Ø 華沙甕城barbakan
warszawski
華沙城牆建築在十六世紀1548年完工,這樣磚造的防禦工程,在歷史上只發揮一次功能,那是1656年6月30日瑞典進攻之際,華沙的防守,雖然後來華沙失敗。
之後因為大砲這種武器的使用,甕城已失去防禦功能。
我們經過時華燈初上,商家生意興榮,遊人如織。
|
小時候閱讀東方出版社《居禮夫人》,最難忘的一幕是俄國督學到學校視察,師生趕緊把波蘭文書籍藏起來,拿出俄文課本。小小瑪莉站起來以流利的俄文回答督學的質問,讓校方鬆了一口氣!她從小以波蘭人為榮,婚後居住巴黎,請家庭教師教女兒波蘭語。
居禮夫人是女性的先驅,她有許多第一。譬如第一位一巴黎大學女性講師,第一位諾貝爾獎女性得主(1903年和居禮先生一起得物理獎)、第一位得到兩種不同科學領域諾貝爾獎的人(1911年又得化學獎)。而且她發現兩種新元素釙(Po)和鐳(Ra),而釙(Po)是以祖國波蘭命名;她又放棄提煉純淨鐳(Ra)的專利,以利科學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居禮夫人倡導用放射學救護傷員,發明流動的X光車,協助外科手術,推動了放射學在醫學領域裡的運用。
她是第一個諾貝爾獎家族,夫妻、母女都得獎。大女兒伊雷娜(Irene
Joliot-Curie,1897~1956)和夫婿弗雷德里克(Jean
Frederic Joliot-Curie,1890~1958)是居理研究室的研究員,他們夫婦曾經發現中子、正子,而且首先發現人工放射性。1935年共得諾貝爾化學獎。
小女兒伊芙(Eve Curie,1904~2007)是文學家,寫了《居禮傳》,讓一般人都知道居禮夫人的貢獻。
我們聚集在居里夫人故居的博物館前聽導遊介紹居禮夫人的生平。 請看故居右側的白色建築,既有高四方塔戴個黑色燈籠頂,又有矮耳房加綠色圓頂再戴個小燈籠,這是巴洛克元素的教堂。 更有趣的事這是多米尼加共和國1638年在華沙建立的教堂和修道院。所以稱做多米尼加教堂Kościół Dominikanów pw. św. Jacka。1655瑞典侵入華沙,撤退時搬走教堂中許多物品。1944毀於德軍,之後重建。 |
ØSąd Apelacyjny w Warszawie華沙法院
在離開老城區前'往遊覽車停放的地點,途經一座玻璃帷幕的現代建築,反映著街景。我們腳步匆匆,天色昏暗,拍攝效果不佳,上網根據地圖查詢,知道是華沙法院的新門面,西側還有老建築。這個連結可以看見街景。 |
ØAmbasada Chińskiej Republiki Ludowej
就在法院的斜對角,一個林木森森的院子,以鐵欄杆圍牆圍起來,導遊說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館。圍牆上掛了一些宣傳的畫片,像台北許多小學圍牆的布置一樣! |
檢視拍攝的照片,還有沒列入主題的有趣鏡頭,也來分享一下!
以下是一個街角,看這輛遙控車,大開眼界了!路過的踏滑板車的小女孩也趕緊拿出手機錄下來!
以下是一個街角,看這輛遙控車,大開眼界了!路過的踏滑板車的小女孩也趕緊拿出手機錄下來!
遙控車攤販就在這個街角,街角三棟房子都拍照了,沒查出叫甚麼!
10月2日星期日,在波蘭一定是個特別的日子。
上午在托倫遇到許多童子軍,不同的領巾不同的團向古城前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